伯牙和子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两位音乐家,以琴瑟合奏而闻名于世。其中伯牙弹琴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传颂。
伯牙年轻时,曾拜名家钟子期为师,学习琴艺。后来,钟子期因为爱慕一位女子而不再接受弟子,伯牙十分失落,但自己仍未放弃琴艺的追求。他决定离开家乡,寻找自己的音乐之路。
有一天,伯牙在行走中遇见了一个老人,询问他门派,这个老人说自己是瞿塘峡的渔夫。伯牙觉得奇怪问:“这里没什么好的琴师,你却要弹琴?” 渔夫回答:“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是乐律,但是我心中有悲愁,就能够用琴声来诉说。”
渔夫在伯牙前弹奏了一曲《高山流水》,音乐传入伯牙的耳里,伯牙觉得这曲子简直是天籁之音,大为赞叹。他和渔夫相谈甚欢,渔夫自我介绍了自己的名字是钟子期,伯牙大惊失色,哭着对钟子期说:“我当无名小卒之时,你受我为徒,如今我已经不会叫做钟子期的名字了,幸好在瞿塘峡里听到了你演奏的琴声,才发现你仍然是我的老师。”
他们二人继续相谈甚欢,钟子期通过琴音表达了自己对伯牙的欣赏,也逐渐发现了自己对徒弟伯牙的特别欣赏之情。他对伯牙说:“我的琴已经破了,你的琴已经丢了,要是我们能合奏一曲,那可就是握手言和的礼物了。”
于是两人联手合奏了一曲《广陵散》,音乐传遍整个山谷。两人的琴声相互呼应,相互协调,伯牙的演奏手法古朴而含蓄,钟子期的演奏技巧独具一格,两种风格融合后,产生了不可言喻的魅力。让他们的音乐活灵活现、感人至深。
传说中这一曲合奏之后就是伯牙断琴弦,断琴弦、断相思,珂以知琴中妙道之深远。
伯牙弹琴的故事不单单是在讲述一个音乐家的成长历程,更是在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和深层次的交流。两个琴师因为各自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而成为知音。这也就是为何在讲这个故事时,往往会提到“知音难觅”。
伯牙弹琴的故事不过是其中的一例,但却是最为著名的一例。在现今社会,人们往往不太关注感情和人际交往,更多的是关注成功、名利等。而伯牙弹琴的故事则告诉我们,无论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,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依然是最为宝贵的东西。